越城嶺和都龐嶺之間的峽谷中
湘江北去,波濤洶湧
這是位於廣西興安縣界首渡口附近的“三官堂”和湘江河段(2019年6月29日攝,無人機照片)。 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 攝
1934年底,為確保中共中央和中央紅軍主力渡江
粉碎敵人圍殲紅軍於湘江以東的企圖
數萬名紅軍將士血染沙場
湘江戰役是中央紅軍長征以來最壯烈的一戰
是紅軍將士用生命向初心和使命交出的一份答卷
小朋友在廣西興安縣紅軍長征突破湘江烈士紀念碑園觀看英烈名錄(2月2日攝)。 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 攝
新中國成立後,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紅軍遺骸收殮保護
但還有不少紅軍烈士散葬在湘江兩岸的羣山之中
在黨中央的親切關懷下
近年來,廣西搶救性保護湘江戰役遺址遺存
酒海井、甑子巖、耳目洞、水流坪……
一具具烈士遺骸被挖掘收殮,魂牽世人
他們的姓名無人知曉,他們的功勳永世長存
這是2月2日拍攝的廣西灌陽縣湘江戰役新圩阻擊戰酒海井紅軍紀念園。 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 攝
在興安縣華江瑤族鄉水埠村
98歲的村民趙良英一家5代人數十年守護烈士墓冢
桂北羣眾將紅軍墓當作親人的墓
長期堅持修繕、祭掃
在廣西興安縣華江瑤族鄉水埠村,趙良英的兒子李貴達(中)、孫子李毅和曾孫李銘哲(左)在祭掃紅軍烈士墓(2020年12月30日攝)。 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 攝
86年過去,重訪昔日紅軍浴血奮戰的戰場
追尋革命先輩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蹟
讓人心潮澎湃
如今,先烈熱血浸染的桂北山區全面擺脱貧困
羣眾迎來了嶄新生活
相對於有形的墓碑
人們心中還有一座無形的豐碑
更加高大,更加巍峨
遊人在廣西興安縣境內的老山界參觀(2019年6月30日攝,無人機照片)。 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 攝
點擊鏈接,閲讀詳版:
文字記者:王軍偉 何偉 王悦陽
視頻記者: 覃廣華 雷嘉興
新媒體編輯:胡碧霞 王宇軒